美國見聞
打破當下的利益格局,讓已經功成名就的專家願意“走下去”,讓優秀的青年醫生能夠“提上來”,或許是醫改的壹個出口。
在國内提起醫療改革最熟悉的六個字莫過于“看病貴,看病難”,來美國之後,才知道用這六個字概括國内的醫療制度過于簡單粗暴了。
誠然,美國有世界壹流的醫療技術和設備,也有讓你從頭舒服到腳的優質服務。美國醫院的接待大廳布置得像酒店的大堂,等候區裡有舒适的沙發,不僅雜志和茶水壹應俱全,壁挂電視上還播放着最新的電影,兒童醫院還會貼心地提供簡單的玩具和适合小孩子的桌椅。聽在這裡生過孩子的朋友說,病房和夥食都好得讓你不願意離開。和國内看個醫生要人擠人地排半天隊的情況相比,确實是壹個天上壹個地下。但是等你拿到賬單的時候,你會覺得這種程度的服務都是應該的。
來美國之後,經常有朋友互相吐槽說在這邊“不敢生病”。由于市場化導向在美國醫療體系中被過分強調,導緻醫藥定價完全不透明,同壹種病不同醫院的收費标準會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,而在看病之前并不能預知會收到多大壹張賬單。其實有醫療保險還算好,不過每個月要交的保費可能也是很多人負擔不起的。除雇主為雇員提供的商業團體醫保,以及可吃醫療“免費午餐”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、殘疾人和窮人相對輕松外,“兩頭都不靠”的中低收入者是最尴尬的,因此很多人選擇了“裸險”。
倘若“裸險”去看醫生,那真是要分分鐘破産的節奏。美國醫生都相當于個體護,他們隻是在醫院、診所挂号出診,而放射科、藥房等也可能天各壹方,并不像國内醫院便利的壹條龍服務。你可能在城北的診所看了醫生,需要預約到城南的醫院拍片子,然後再預約去城西的藥房取藥。所以收賬單的時候也是四面八方陸續寄來的很多張,即使是感冒發燒這種小問題,最終費用也不是壹個讓人輕松的數字。曾有研究表明,美國半數以上的個人破産,是因為付不起醫療賬單。也正因為這壹個“貴”字,坐擁着壹流醫療資源的美國人越來越多地選擇出國“漫遊”求醫。
除了“貴”,美國門診的預約制度也讓人有“等不起”的感覺。基本上每個有醫療保險的病人都有壹個家庭醫生,尋常感冒發燒的小問題家庭醫生就可以解決,跟家庭醫生預約的等待時間基本上在壹周之内。但如果是需要看專科的特殊疾病,這個等待過程可能多達壹兩個月。不過在門診預約制度以外,不少診所也有Walkin門診或UrgentCare門診,不需要預約,能在壹定程度上滿足病人的應急需求。
美國的醫療改革問題壹直是曆屆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之壹,包括被輿論視為“美國社會保障體系45年來最大變革”的“奧巴馬醫改”,雖然試圖通過“讓富人為窮人埋單”的理念來彰顯社會效率和公平,但仍然不是美國醫療體系痼疾的“良方”。美國政府似乎壹直在醫療費用應該誰來買單這個問題上喋喋不休,卻忽略了醫療費為何如此昂貴的根本。
但必須承認的是,看起來又貴又麻煩的美國醫療體系,也有它的獨到之處。特别是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說,它已經遠遠地走在了前面,比如醫療費可以分期付款、急診必須“先救人後談錢”等等。而在我眼中它最大的優點是,如果我需要看壹個好醫生,不需要跋山涉水去那些大城市,可能在我居住的小城鎮上不起眼的壹間小診所裡,就有着壹位業内權威。
而中國的醫療體量雖然很大,但更大的是城鄉差異,優質醫療資源的過度集中導緻了病患的“擁堵”,也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生的服務質量。同時,醫生流動性極差的現狀也決定了“三甲永遠是三甲的水平、縣醫院永遠是縣醫院的水平”,讓“擁堵”問題愈演愈烈。打破當下的利益格局,讓已經功成名就的專家願意“走下去”,讓優秀的青年醫生能夠“提上來”,或許是醫改的壹個出口。